您的位置 首页 论坛

革命星火耀琼崖:追忆琼崖苏维埃政府财政先驱陈玉侯父子

(作者:世界报林虎)母瑞山下的血色丰碑:一段尘封的琼崖革命斗争史

在海南琼海市万泉镇光耀村,椰林掩映间,一段关于信仰与牺牲的往事仍在村民口中代代相传。1928年8月12日,琼崖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一位名叫陈玉侯的知识分子当选琼崖苏维埃政府委员,在领导成员中排名仅次于主席王文明。这位掌管琼崖革命“钱袋子”的先行者,最终与长子陈少坚在同日壮烈牺牲,用生命在母瑞山麓铸就了一座血色丰碑。

图片1(1).png


从启蒙教师到革命火种播种者

翻开泛黄的《定安县党史人物传》,陈玉侯的生命轨迹清晰可见:1889年1月出生于书香门第,10岁入私塾,1916年考入琼崖最高学府琼崖中学。在这里,他与杨善集、王文明等进步青年共同探寻救国之道。

图片2.jpg

五四运动的惊雷震醒琼州大地时,陈玉侯毅然投身反帝反封建洪流。作为琼崖十三属学生联合会骨干,他奔走乡野传播新思想。1919年秋从琼崖中学毕业后,这位热血青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赴任琼东加文小学校长,将讲堂化作启蒙阵地。

  “祖父常说,教育救不了积贫积弱的中国。”陈玉侯的长孙陈荣风多年来悉心整理家族记忆。1921年冬,陈玉侯作出惊人抉择:辞去校长职务,返乡垦荒种植橡胶槟榔,在村边开设杂货店作为革命联络点。这个看似倒退的决定,实则是他深入群众的重要转折。

图片3.jpg

1924年春,嘉积农工职业学校开学,陈玉侯受琼东县民选县长王大鹏聘任任教。同年冬,他远赴广州系统学习革命理论,1926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启蒙者到革命者的蜕变。

战火中的琼崖“财政部长”

1927年4月12日的枪声传来,陈玉侯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紧急返琼。在母瑞山东南侧的定安五区(即今琼海万泉、石壁镇),他以光耀村为据点,与梁秉枢等人组建武装,巧妙周旋于嘉积、岭口等敌据点间。

敌人悬赏千元大洋通缉的布告贴满城乡,却丝毫未能动摇他的意志。1928年3月20日,残暴的敌人制造“光耀惨案”,枪杀其发妻王氏等32名村民,焚毁全村120间房屋。鲜血染红的土地上,陈玉侯含泪带领部队转入三十六洞山区。

在1928年8月召开的琼崖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陈玉侯当选琼崖苏维埃政府委员。他起草的《临时土地法令》《工商税收条例》,成为琼崖革命根据地最早的经济制度探索。当广东省委要求特委机关迁往海口时,他毅然选择与王文明、梁秉枢等坚守母瑞山。

变卖家产滋养革命火种

母瑞山的艰苦岁月里,陈玉侯做出了更令人动容的抉择。面对缺医少药、食不果腹的困境,他秘密返乡变卖3亩水田、百株橡胶槟榔,将换得的600光洋全部献作革命经费。更将年仅13岁的长子陈少坚带上母瑞山,这个少年后来成为母瑞山少年团团长。

图片4.jpg

“浮南洋粮仓、南牛坑兵工厂、大山垦荒点……”琼海党史研究人员指着地图上的标记说,在陈玉侯推动下,母瑞山北侧建起6个乡苏维埃政府,形成了完整的后方保障体系。

1930年1月,王文明病重离世前的最后时光,陈玉侯始终守护在侧。他不仅秘密延请名医诊治,更与抱病的王文明共同起草了著名的1929年12月10日布告,这份文件为琼崖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父子同日殉道母瑞山

1932年8月,国民党陈汉光旅大举进犯母瑞山。9月13日成为琼崖革命史上最悲壮的一天:清晨,16岁的少年团长陈少坚在掩护群众转移时中弹牺牲;黄昏时分,陈玉侯在南勉山坡尾村子弹打尽,白刃战中壮烈殉国,头颅被敌人割去请赏。

   “同一天失去两位至亲……”陈荣风抚摸着祖父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复印件,声音哽咽。这份泛黄的证件,记录着43岁生命的最后定格。

如今的光耀村,当年被焚毁的宅基上已盖起新楼,但村口古榕依旧苍翠。村民们自发整理的陈玉侯事迹展板前,常有青年驻足。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里,财政先驱的故事被精心保存——他不仅用智慧构建琼崖苏维埃的经济脉络,更用全家人的牺牲诠释了何为革命者的担当。

这段尘封的往事,如同母瑞山间的晨雾,看似飘渺却从未消散。在琼崖革命金融史的研究中,陈玉侯起草的税收条例被视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局部执政时经济治理的重要实践。而父子同日赴死的壮举,已成为琼崖革命史上最悲怆的史诗,永远镌刻在海南人民的集体记忆里。


【编辑:庄观伟】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42060417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国际记者协会”867138298@qq.com

电话:184206041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