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中,有一位传奇式的女英雄。她在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历经坎坷、饱受磨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卓越贡献。她,就是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副院长谢飞。
在200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60周年前夕,记者慕名来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拜访了谢老。走进宽畅明亮的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957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在接见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学员时,与谢飞亲切握手的大幅照片;左边是海南省电视台赠送的条幅,上书“长征英雄海南女杰”8个大字。96岁高龄的谢老依然腰板硬朗,步履稳健,亲切而慈祥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刚一入座,谢老便缓缓地与记者聊起了她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人生……
在200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60周年前夕,记者慕名来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拜访了谢老。走进宽畅明亮的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957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在接见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学员时,与谢飞亲切握手的大幅照片;左边是海南省电视台赠送的条幅,上书“长征英雄海南女杰”8个大字。96岁高龄的谢老依然腰板硬朗,步履稳健,亲切而慈祥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刚一入座,谢老便缓缓地与记者聊起了她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人生……
苦难出身,信念坚定闹革命
谢飞,1913年2月出生于广东文昌县(今海南文昌市)湖山区茶园村。她是谢德富第8个孩子,家人称她为“阿尾”。上小学时,父亲给她取名谢琼香。长征时,战友们亲切地叫她“阿香”。她与刘少奇结婚后,改名谢飞。


万里征程,宁为玉碎紧跟党
1934年夏天,谢飞秘密到达瑞金。这年10月,在错误路线指导下,中央苏区8万多红军迎战蒋介石50万军队,导致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雪山草地,红军将士排险阻
第一座雪山是夹金山,海拔4000多米,人迹罕至,禽兽无踪。上山前,谢飞和几个战友到小山村买了些红辣椒、生姜和大蒜。谢飞将上级发的羊毛和棉花缝在两件单衣中间,她就是靠这件“羊毛衣”翻越了5座大雪山。
谢飞和战友们踩着先头部队的脚印往上爬。海拔不断增高,空气更加稀薄。积雪已没过膝盖,上是陡壁,下是深渊,稍不小心就会踩空。谢飞背着步枪、米袋艰难地向上攀登。快到山顶时,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雪片和冰雹劈头盖脸打来。大家冻得发抖,谢飞她们赶紧口含生姜,拚命往上冲,终于登上了山顶。下山时,谢飞和战友们坐“土飞机”似地向下滑,好不容易来到夹金山脚。就这样,红军又陆续翻越梦笔山、长板山、打鼓山和仓德山等大雪山。
1935年7月中旬,中央红军到达四川松潘毛儿盖,从毛儿盖往北走就是数万里的水草地。过草地前,每个人筹足了15斤干粮。
8月21日,右路军离开毛儿盖,进入松潘大草地。浓雾迷蒙,一天数变,忽来一阵风,时而一阵雨,继而一阵冰雹,变幻莫测。谢飞没有帽子,只能头顶脸盆,在风雨中前行。大家的粮食吃完了,就被迫吃皮鞋、皮带,挖野菜、尝百草。经过七天七夜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走出了茫茫水草地。这段艰难的经历,她终生难忘。

革命伴侣,谢飞精心护少奇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铁军东进,奋战抗日最前线
根据六届六中全会“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中央决定少奇兼任中原局书记,统管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
河南确山县竹沟镇,被誉为中原抗战的摇篮,有“小延安”美称,是我党的红色根据地。少奇于1939年1月抵达竹沟,立即组建了中原局。不久,从马列学院毕业了的谢飞奔赴竹沟,任中原局组织科科长,协助刘少奇工作。后来,谢飞出任鄂豫皖区党委委员、舒(城)无(为)地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她着力加强组织建设,开办党训班、组织发动群众、发展抗日武装、开展各种抗日救亡活动。
1940年秋,谢飞受少奇重托,渡过长江到皖南军部给项英送信后,由于日伪军封锁控制了交通要道,谢飞过不了长江,从此与少奇中断了联系。谢飞自打和少奇同志分手后,一直未婚,也没自己的孩子。
此后,谢飞就任路东特委宣传部长兼江南社副社长、《大众报》负责人。谢飞带领江南社同志穿梭在水网地带,泛舟于芦苇荡中。她和编辑们一起调查研究,亲自写评论,宣传中央抗战方针,报道抗日成果。江南社办的《大众报》和《江南》半月刊,对苏南地区的抗日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2年底,谢飞等一批优秀干部被派往浙东,谢飞任余上县委书记、浙东纵队余上特务营政委。谢飞在与日伪军的作战中指挥果断,有勇有谋。其中有一次战斗就消灭敌人100多人,俘虏顽军大队长以下30多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40多枝、子弹1000多发。被誉为敌人闻风丧胆的“谢团长”。特务营也由原来的200人,扩大为600多人,成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实力最强的部队。
满腔热情,呕心沥血为法学
1949年5月,谢飞从东北调到北京,任华北革命大学三部副主任,后来又出任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主任,满腔热情为新中国培养经济建设人才。完成专修班的教育任务后,谢飞为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于1953年考取人大法律系研究生,继续深造。
1957年2月,谢飞研究生毕业,被周总理任命为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法学教育家。她手捧任命书,百感交集,许多往事涌上心头。她深知,加强法制建设任重道远,这副担子无论多重也要挑,因为这是党和人民交给的担子。



1957年1月15日,毛主席在接见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学员时,同谢飞亲切握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晚年的谢飞继续为革命忙碌着,1984年6月,年逾古稀的谢飞就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顾问。她曾担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咨询委员、海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归国华侨联谊会名誉会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顾问、北京新四军研究会顾问、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名誉会长等职。1991年9月,为表彰谢飞对公安、法学教育工作做出的卓越贡献,公安部授予谢飞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奖章。
来源:海南日报
【编辑:庄观伟】
